振兴乡村 留住乡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引下,在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下,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乡村作为我们的基本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年前,国庆档《我和我的家乡》在大江南北热映,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风貌,激发了无数在外追逐梦想的观众回到乡村、建设乡村的激情。同时,引发了不少人在假期出游的选择上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感受独特的乡土氛围。

以前提到农村乡村,人们会马上联想到脏乱差,乡村俨然成了落后、不发达的代名词,和城市的方便、商业氛围足形成了鲜明对比。诗词中的“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或者“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也成为了过去时,城乡结合部混乱不堪的形象深入人心。尽管乡愁牵引着在外的游子,但家乡的落后总无法为乡愁提供坚实的依靠。

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无数归乡人带着豪情壮志,带着浓浓的乡愁,加入了美化家乡、建设家乡的行列,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创建,成为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老百姓提供村宅靓、田园美、民风淳、信息清、无隐患的村落环境的契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道路也由水泥变成了沥青,家家都能收快递,和城里一样方便;村民房屋或者原地翻建,或是整体平移,原来分散居住的村民们搬入了一排排的小别墅,有些还能租出去增加收入;村内垃圾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垃圾房每日清运,同时推广垃圾分类,做到村内卫生干净整洁。宅前屋后经过整治,再也没有乱堆物等情况;违章搭建等村庄中的毒瘤在大力整治下也不复存在。在产业发展方面,不少农村创新农业种植,联合科技企业,推出农业+科技、农业+旅游等模式,实现增产增收。盘活闲置土地,筑巢引凤,与仓储物流等企业合作,实现土地增值。积极探索经济作物种植,实现经济作物和农作物两季轮种,提升农户收入;探索林下经济,盘活闲置林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年轻人提供了工作机会,甚至能够吸引远离家乡的游子回乡创业。针对老人的“银发无忧”等基本保险为老年人在重大疾病等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不少乡村还推出各类为老服务,日间照料间、上门助浴等服务极大便利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针对儿童暑期文化活动匮乏的现状,村镇两级开设暑期班,邀请各领域的优秀教师前来为孩子们授课。不少乡村还单独组织了各类暑期活动,参观纪念馆感受英雄先烈的精神、走进手工馆发挥孩子们非凡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参加消防等讲座提升孩子们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本领。不少年轻人也积极回归乡村,在乡土情怀的滋养下打造民宿茶室,开办文创商店,推出特色咖啡等,探索露营、农场、生态采摘等服务,挖掘乡村文化魅力的同时还带动当地餐饮、文旅、电商发展。乡村振兴,是乡村内每个人的振兴,能够在乡村这个广阔平台上实现自身价值。

经过种种的努力与探索,村庄由过去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白富美”,人民生活和美悠然,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产品迭出,乡村成为了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书本中的烟雨江南、小桥流水的画面在美丽乡村中变成了现实,乡愁变得可感可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所描绘的诗情画意的新农村图景正逐渐从构想走向现实。

(徐行镇 李明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969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31920.html

(0)
上一篇 2024-08-29
下一篇 2022-03-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最新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我的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