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在近代以前,中华文明显赫东方、享誉世界,中华民族并不存在突出的文化自信问题。而伴随近代东西方文化发生强烈碰撞,“西方蛮夷”对“天朝上国”强势入侵,古老的中华民族才大梦方醒,以关乎民族生死、前途命运的前所未有的觉悟反观和省思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的式微,使文化自信问题日渐成为突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自信在古与今、中与外、理论与实践等多重因素的复杂交织下始终是中国文化建设的突出课题。伴随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也得以不断增强。在新时代的崭新历史方位,提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既是基于对文化自信之于民族复兴重大意义更深层次的认识,展示的是中华民族新时代高度的文化自觉,同时也是激发当代国人保持文化理性,避免文化自卑和文化虚骄的现实需要,是对当代国人开创文化新章、追梦文化自强的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文化自信,主要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创造和积累,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延续、国家统一政治局面的建立和维护、多民族和合一体大家庭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魅力和当代价值的自信。基于这一基本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面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思想,从大同理想、大一统传统、德治主张、民本思想、平等观念、正义追求、道德操守、用人标准、改革精神、外交之道、和平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进行了诠释。这些总结和概括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又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论述了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比如,他在诠释抗战精神时指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抗战精神内涵、地位的厘定,充分表达了革命文化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功能的自信,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表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文化强则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实际上包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进行了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包括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些战略重点和实践举措,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583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30911.html

(0)
上一篇 2024-08-27
下一篇 2024-07-1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最新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我的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