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办、国办新规力破形式主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有精力、有时间真干事、干实事,但“基层减负”要把好“度”,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懈,要在辩证统一中做好基层减负各项工作。

新规明确提出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精简村级组织的工作事务,清理不必要的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动工作时,习惯于机械“照搬转发”文件,或盲目套用文件,以流转材料代替开展工作,把落实工作变成了任务的“击鼓传花”,令基层叫苦不迭。基层负担体现在基层,但是负担却源自上级部门。如果不管住上级部门“向下伸出的手”,不能对上级部门的发文、办会、考核、借调等行为进行刚性约束,那么基层减负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从进一步做好基层减负和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来说,未来应在《若干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上级部门的各类行为,持续加强基层治理的自主性。唯有如此,才能让上级部门不再向基层“乱伸手”,也让基层部门敢于对上级的不合理要求说“不”。基层单位往往要面对多个上级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看似要的表格不多,可汇集在一起,压力就大了。表面上看,重复报表是开展工作、评判工作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但深入分析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有些上级部门习惯用填表的方式抓落实,甚至一些数据报表是“拍脑袋”要过来,有什么用、用在哪里可能都没有搞清楚。防范表格里的形式主义,首先要纠治思想意识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根。上级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摆脱懒政思维,决不能当甩手掌柜,把本层级应该解决的问题甩给基层。

自新规实施以来,让全国各地的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阵地。从这一意义上讲,从源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要让《若干规定》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在安排部署工作时坚持实事求是,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新政策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活力,为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基层减负的目的是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基层服务要“看得见”“摸得着”,时刻要把“为民着想”刻在心里。一方面,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做好基层干部的保健、生活安排等工作,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基层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满足需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把为基层减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督查检查采取“四不两直”、“马路办公”等方式。将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有更多时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2735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30891.html

(0)
上一篇 2024-08-27
下一篇 2024-08-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最新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我的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