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近日,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

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形成类似中央八项规定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鲜明态度。这也是健全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注重细化实化措施要求。

基层负担过重,既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也有能力本领、体制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工作方法上的官僚主义,只注重向基层发号施令、督查督导,而不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的办法,综合发挥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工作。

我们党从建党之日起,就不是仅仅依靠命令的方式开展工作的,而是通过统一思想在全党形成共同的信仰目标,从而产生强大奋斗力量;通过“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多次反复,形成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通过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

为此,要从根本上给基层减负,至少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更加注重统一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内心的信仰是最重要的激励,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许多工作,是难以简单地用量化目标进行外部考核的,如果干部自己不愿干、不会干,仅靠外部监管就难以达到效果,而且容易诱发机会主义行为,导致靠文件落实文件、靠会议落实会议。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干部内心的干事创业动力,把那些真正胸怀理想、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他们轻装上阵,主动担当作为。现实中许多形式主义是由于上下级思想没有打通造成的,我们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形成共识,让干部知道怎么干,自觉地干,解决思想上的疙瘩,而不能用会议和督察代替讲清道理、统一思想。

二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搞好顶层设计,让决策更有确定性、操作性、可行性。督查督导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但督查督导不能代替其他工作。督查督导能够解决少数人的动力问题,但要解决大多数干部的动力问题,要靠“关口前移、重心上移”,特别是解决好政策设计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是有效的办法,当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硬骨头,很多政策涉及全局,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但顶层设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建立在对基层的深入调研和基层经验的总结基础上的。

三是在改革中更好地实现“上下联动”,不能简单地做“二传手”。要因地制宜把中央和上级的要求转化为具体政策,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落实,而不能简单地当“二传手”,层层转发上级的文件, “上下一般粗”,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现实中,由于本该由上级部门进行协调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负担直接交给了下面,万般无奈,基层不得不搞变通或者作假。有些简政放权的措施成了“自由落体”,政府监管减少了,但是安全、稳定、民生的责任,需要基层来承担,这也变相增加了基层的负担。对此,上级要主动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创造条件,特别是把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协调好,而不是把协调的任务交给地方。

四是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很多工作之所以出现“痕迹主义”,是因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弱化了。在基层软弱涣散的情况下,极大提高了行政成本。如果基层党组织发挥不了作用,许多政策“一竿子”捅到下级个人,那么必然会出现行政成本过高、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盛行的现象。对此,应当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当地群众通过基层组织进行资源分配、资金配置、项目管理,这就能够减轻上级督查督导的负担,更有利于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这些就是解决基层负担过重最根本的方法论。只要认真贯彻,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8363,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30355.html

(0)
上一篇 2024-08-26
下一篇 2024-08-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最新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我的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