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的双轨道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破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通城乡发展的双轨道。

目前乡村发展还是跟不上城市的进步,乡村发展存在诸多短板,要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就需要打通建立城乡之间双轨道,一方面让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理念等先进的资源要素涌入农村,为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另一方面把农村的产品、环境、生态等资源要素推向城市,通过消费将直接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以此俩方面运用好双轨道促进城乡之间资源互通,缩短差距。

完善金融支撑机制,解决城市资金下沉困难的问题。众所周知,传统农业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报慢、效益低、风险大等特点,本来就难以吸引资金,再加上农民生活生产资料金融属性较弱、农民抵押物少等因素,资金普遍对“三农”领域持观望态度。对此,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农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险种,增强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健全人才保障机制,解决城市人才下沉困难的问题。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各地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业务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然而,农村地区高端人才稀缺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发展不足、人才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无法吸引高端人才。 为此,我们应从加强产业培育入手,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提升其竞争力。同时,要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人才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良性循环: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解决城市技术下沉困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配套体系并解决城市技术应用难题,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途径。然而,在一些地区,技术推广面临适应性问题:一方面难以满足精细化和特殊化的作业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成本较高,难以激发农民的使用热情。因此,必须持续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村土地耕作条件,同时制定针对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特殊激励政策,通过奖励和补贴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未来,需要我们继续破浪前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让乡村更加美丽,也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乡居民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能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

(绥德县四十里铺镇人民政府 刘志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九十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30305.html

(0)
上一篇 2024-08-26
下一篇 2024-08-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