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文化自信,彰显强国之气

近日,一部名叫《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小短剧爆火于网络,讲述了中国文物出逃的故事,引发网友热议和强烈的情感共鸣,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殷切期待。该影片的爆火道出了守卫文化基因的坚定,告诫我们唯有文化自信自强,传承好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加大保护力度,让传统文化“留”下来。十九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进入百花齐放的空前繁荣时期,但是发展中的“阵痛”仍然不能忽视,部分优秀文化的“丢失”也成了民心之痛。当前一些地方对文化保护不够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就是原样复制的误区,导致“山寨”文物频出;缺乏资金投入,导致保护水平差;忽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文化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文物制品的监管,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和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更多年轻人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改善全社会的文化保护意识,助推文化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

创新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让传统文化穿上了“新衣”。从舞蹈《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从《元宵奇妙夜》到《清明奇妙游》等,各大电视台的节目频频“出圈”,利用网络技术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虚拟场景中,让观众眼前一亮。文化节目再开新篇,唤醒传统文化魅力,满足百姓文化需求,这离不开文化创新。当地政府充分发挥文化创造力,将民间故事、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不仅激发了文化创新内生动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为传统文化的出新出彩提供了重要支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当今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融合更加频繁,行走在奋进新征程中,必须增强文化自信,输出更加“鲜活”、更加“灵动”的中华文化,才能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关键跨越。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诚如斯言,有了这样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站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基点之上,中华民族将在自己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坚定我国文化自信,保住中华之根、民族之魂。

(中共五指山市南圣镇委员会 黄曼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5206,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23757.html

(0)
上一篇 2024-08-14
下一篇 2024-08-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