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工作逐步融入本土,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重大任务,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时代课题。社会工作如何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近日,市委社会工作部出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助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社会工作要助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数字赋能建设大综合一体化治理体制机制形成标志性成果,围绕“大城共治、大城智治、大城精治、大城善治”,突出党建统领、大成集智、数字赋能、精准精细、改革引领,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作出积极贡献。在此背景下,基层政府纷纷引入社工组织,试图依托社工力量探索适应于本土的现代化治理路子。然而社工组织作为区别于本土村(社区)干部的外来力量,居民并不能理解“社工”的身份,同时居委会干部也认为他们是与之职能相似的“潜在竞争对手”,深受居委会干部戒备,导致社工很难敲开居民的家门、获得村(社区)干部的信任,如何快速融入本土继而开展社工服务是社工组织和基层政府需要共同破解的难题。

第一,社工机构进行被动借壳,以“行政符号”模糊民间身份。即社工机构借助行政符号将自己包装为政府和群众熟悉和信任的形象以获取他们的认可。首先,社工机构可以包裹“行政外衣”依附于基层政府或社区居委会。比如社工机构入驻行政办公场所、定期向居委会沟通与汇报及借助行政名义开展活动等。其次,社工机构将自我身份标榜为“行政助手”。比如,部分社工机构的项目主任强调社工是社区党委领导的社区治理主体之一。通过这些策略能够减少基层政府的防备甚至获得社区的极大支持,除直接的人力、物力帮助外,还可以借助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入家庭、企业等动员社会资源。

第二,社工机构进行主动脱敏,以“阉割技术”减少政社冲突。社会工作强调个人主义、社会倡导和社会改革的技术特征,需要与政党、政府和公众等本国政治文化环境相契合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为此,社工机构要进行主动的脱敏,在技术落地时以本土观念为准则“阉割”原有冲突性的工作方法。首先,社工机构以集体主义为准则摒弃西式的个人主义价值。社工机构需要认识到,社会工作要实现本土化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前提再去推动个体层面的成长和收获。其次,社工机构在技术实践中加强脱敏力度。社工要使用“问题导向”“纠纷调解”和“社区活动”等政府话语和手法去规避社区倡导、地区发展和社会行动等激进的技术手法。

第三,社工机构进一步进行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统领技术实践。无论“借壳”还是“脱敏”,社工机构似乎都是“被迫式”寻求行政体系及社会公众的认可。然而,当前政社关系背后的深层逻辑是党社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融合党社关系以实现技术的深度扎根,社工机构要以党建工作统领技术治理的实践,实现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深度融合状态。其行动策略为:进阶式地进行思想学习、组织建设与服务融合,即在学习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巩固组织建设,并进一步在党建引领下开发技术服务项目。比如有社工机构建立“党员带头、社工支撑、志愿者辅助”的综合组织载体。也有社工机构深入融合党建:结合专业精神开发“民生幸福标杆”“法治文明建设”等党建品牌,打造党建示范点,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党建与社工的有机融合助推社会工作获得多元支持,实现深层落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069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19591.html

(0)
上一篇 2024-07-30
下一篇 2024-07-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