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四大瓶颈制约亟需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伴随着政策牵引和改革促进“双驱合力”,全国农业生产布局、组织方式、动力结构均发生着深刻变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已近300万户,为推进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西南山区地理环境特殊,坡陡沟多地散,气候复杂多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相比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差距还比较大,以重庆市为例,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已增至7万户,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相比农业发达地区都还存在一定差距。调研发现,西南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普遍面临四大瓶颈制约,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机械化程度低,规模发展受限。西南山区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喀斯特地貌,山河密布、沟壑交错,与华东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有所不同,具有山高、坡陡、沟多,地块分散,且不规则的特点。据《中国土地科学杂志》统计数据显示,川渝两地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达1610万亩,占耕地总量的12%,远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由此导致高标准农田占比相对较小,农业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高标准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53.6%、30.2%、32.2%,而华东华北地区如河南已达77.7%、山东已达70%。以重庆市为例,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3.5%,远低于全国超70%的平均水平。受此影响,西南山区需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宜机化改造等土地整治项目,总体看这项工作还面临国家投入偏低、整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据重庆渝东南农科院有关专家反映,国家对西南山区的土地整治补贴仅为1200元/亩,而实际整治投入需亩均3000元以上,缺口比较大,各地财力有限,制约了西南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是耕地资源有限,设施用地困难。西南山区农业特别是一些设施农业,对农用设施需求较普遍,需建设育苗棚、工具房、窖池、保鲜库等生产及辅助设施。据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相关人员反映,全区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95个(合作社1203家,家庭农场1192家、含产业化龙头企业59个),其中榨菜新型经营主体197个,约61%需新扩建榨菜窖池等设施,其他如蘑菇、羊肚菌、水果等经营主体约68%也需新建保鲜库等设施。同时,2021年自然资源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166号文件明确,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占用其他农用地也要实行年度“进出平衡”。但由于西南山区地形地貌特殊,耕地资源有限,农用设施建设普遍面临“用地难”困境。据重庆市涪陵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相关人员反映,第三次国土调查显示全区耕地为120余万亩,其中约91.7%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且交通相对便利的多为永久基本农田,甚至有的房前屋后都是,其余地块又相对偏远、零散,多为经果林、经营地等,交通不便,且流转代价高,设施用地陷入“近的没法选、远的不愿去”“进出难平衡”多重困境,亟待出台具体进出平衡政策予以指引。

三是技术需求多元,服务保障不足。西南山区适宜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具有种类多、差异大、技术多元等特征,对农业技术人才需求较大,但现在农村青壮年人才外流现象较严重,农业生产普遍面临“缺技术、缺人才”问题。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市、四川省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比17.1%、16.9%,高于13.5%的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留守人员趋于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农业技术欠缺,对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同时,由于西南山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边远山区存在主体偏少、水平较低、内容有限、成本偏高等问题,除涪陵榨菜、四川泡菜、贵州老干妈等知名产业规模较大、技术成熟外,其余产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技术支撑均显不够,有的不得已高价聘请“外援”。据重庆市涪陵区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反映,本地缺少纽荷尔剪枝人才,需花400元/天聘请重庆奉节或湖北等地人才上门服务;另据重庆市涪陵区香粒农机服务合作社反映,每年水稻收割期均需花费500元/天从湖北、江苏等地聘请农机操作手,还需承担来回机票等费用。

四是比较效益偏低,经营风险突出。由于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且西南山区农业基础条件弱,自然灾害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不足,普遍面临规模偏小、结构单一、效益偏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据常年种植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郭永清(涪陵区蔺市镇清水塘村)反映,当前水稻种植亩均收益仅为400元,而中东部产粮区水稻种植亩均收益已达1000元以上,且水稻产品品牌竞争力比不上东北大米、湖北大米等。同时,由于农业缺乏厂房、设备等有效抵押物,信贷融资也比较困难,保险保障也有不足,导致各类主体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据涪陵区农业农村委相关人员反映,为扩大规模、更新机械,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资金需求比较大,以重庆市涪陵区辉腾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购置拖拉机和无人植保机,需花费20万元,但未能拿到银行贷款,只能民间借贷,导致每年多支付利息2万多元,无形之中增加经营压力。此外,受近年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进一步加剧各类主体生产经营风险。据涪陵调查队调研显示,今年一季度尿素价格上涨50%,复合肥价格上涨10%-15%,除草剂和杀虫剂价格上涨60%-70%,柴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土地全域综合整治。建议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研究出台西南山区专门的土地全域综合整治政策,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加大土地整治国家补贴力度,统筹规划并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和农田宜机化改造,引导各地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动态更新农机购置目录,全面提升西南山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二是优化农业设施用地政策。建议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联合,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制度,引导各地出台农业设施用地进出平衡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农业设施用地弹性指标库,根据土地流转规模和时限配备设施用地,稳妥推进土地撂荒问题治理,确保耕地科学服务农业生产。

三是健全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建议农业农村部牵头,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配合,研究制定农业科技人才专项培养规划,统筹推进农业专业技术、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和相关技能评定,搭建农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平台,引导建立跨地域的农技服务省际合作机制,探索推出县级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多元合理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补齐西南山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短板。

四是加大农业生产经营扶持力度。建议农业农村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配合,将支持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政策延伸至整个西南山区,完善西南山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性政策,建立健全融资借贷、抵押担保、政策性保险等制度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势,跨界集约化配置资本、技术、土地等资源要素,构建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石博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244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14843.html

(0)
上一篇 2024-07-15
下一篇 2024-07-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