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乡村三项基础,提振乡村振兴之魂

党的治理在乡村,治理关键在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点是人才要振兴,目的是民生要振兴。”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论述是党中央在全面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发展规律后作出的重要判断,为我们科学认识中国乡村发展结构变化和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具体路径,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历史反复证明,乡村振兴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然紧紧抓住产业、人才、民生三项基调着力发展。产业是增活力的抓手,人才是激潜力的保障,民生是促振兴的目的。三项基调既“三位一体”,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良性循环。其一,乡村振兴,根本是实现人在乡村的全面发展,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无人则无发展,无人则无振兴”缺少人气的乡村振兴也就是空架子、花台子,虚有其表。唯有多措并举吸引各类人才来到农村的舞台上各展其才、各施其能、各获其得,才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其二,“产业兴,百业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承担着粮食固安、物阜民丰的艰巨任务;一头连着国家未来,肩负着兴农富民、发展革新的光荣使命。产业旺不旺,农业强不强,决定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成色,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底色,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色。其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福祉是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坚持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补齐民生短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可见可感可及可享的幸福变化。

坚持科学有序,做好人才振兴顶层设计要立足“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怎么抓都不过分”的理念,在人才振兴上下足功夫。要育好乡土人才。注重强化“雨露计划”“圆梦计划”“逐梦计划”等现有政策落实,因人施策,分层分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持续优化本土人才培训体系,联合高校、大院、企业,开展分批次、分内容的技能培训、定制化培养,着重培育新时代敢干、能干、善干的本土新农人。二是要引好管理人才。要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必然需要注重管理经营型人才发展,特别是在电商带货方兴未艾,数字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要大力招用懂管理、会生产、善经营的管理人才,统筹用好经营管理类、电商带货类、文创发展类人才,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平台。三是要用好治理人才。乡村善治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保障,要吸引留住优质村级党组织人才、法治人才、社会人才。一是选配有制度。要明确基层治理人才的范围,严格把好政治关、入口关,明晰选聘条件,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二是发展有空间。要全面构建发展等级明晰、运行有效、科学合理的基层治理人才的岗位体系,注重从优秀的基层治理人才中培养专职成员的储备力量,加大从优秀的基层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激发工作热情。三是待遇有保障。要科学设置基层工作者的薪资等级和岗位等级,构建明晰、科学、全面的薪资岗位等级体系,按法律法规要求为基层工作者缴纳保险、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基层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坚持多措并举,发挥产业助农独特优势。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一是要发挥普惠化金融助农作用。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对脱贫人口的帮扶作用,根据脱贫人口的需求和意愿进行精准放贷,深化激发百姓内生动力,通过“小贷款”实现“大幸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要大力推荐富民贷、渝快助农贷,激发农户就业创业意愿,实现收入持续提高,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添砖加瓦。 二是要发挥现代化农业引领作用。要注重发挥产业基础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到户奖补,鼓励脱贫人口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要以现代农业园建设为引领,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冷链物流、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设备等先导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是要发挥实用化科技促产作用。农业“三藏四防”最佳路径是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最优融合。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以充实一线、强化科技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考评体系,鼓励和引导高校高职高院涉农科技人才下沉基层。以政策扶持,农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广智慧智能型农业设施设备普及,加快引进智能大棚、播种无人机等新型农业设备。以项目带动,体系架构为依托,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其职能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惠民为本,富民为纲,强民为重的原则。做好民生工作,需要多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是保基本,兜牢民生底线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想方设法促进重点人员充分就业,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扩大创业贷款支持、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等措施,促进人民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二是要重质量,提升生活品质。要持续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优化养老服务供给,通过扩大、改造、新建等方式多渠道盘活养老教育资源,更好的满足老年群体文化娱乐需求,让老年人既老有所养又老有所乐;要重点关注妇女、儿童等重点群体,坚持在统筹医疗资源、专业医疗人才储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下苦功,积极探索城乡公共服务标准,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在家门口看病的愿望。三是要美环境,打造美丽乡村。要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整治、垃圾治理等重点项目,促进乡村实现“洁净美序”的华丽蝶变。要充分发挥积分制、清单制、红黑榜等带动引领效应,辅以村规民约,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提高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要注重生产、生态、生活空间规划布局,构建互有界限,又相互融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建设和谐共生、富有生机的宜居宜业乡村,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岁年丰穗,民安国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治理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中国要富,农民必须要富,生活富足,促成乡村振兴。弦歌不辍,心之所向,素履必往,华夏大地一幅人民富足、生态绿色的乡村振兴蓝图已然绘就,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提振精神,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在田垄地头上不断生根发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稳致远,谱就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蒋诗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14636.html

(1)
上一篇 2024-07-15
下一篇 2024-07-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