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治理中的“热搜”绑架难题,建议综合施策消除“舆情焦虑”

一、基本情况

当前,一些地方对网络舆情过度敏感,一旦涉及本地的相关话题冲上“热搜”,便噤若寒蝉,感觉“被架在火上烤”,导致治理决策被“热搜”绑架,工作方向被“舆情”带偏。

互联网时代,“舆情应对”正成为广大干部要面对的一道重要“考题”。如果应对不当,舆情可能会像潮水一般涌来,导致局面失控。一些干部在各类舆情面前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将舆情视为“洪水猛兽”,处置起来如履薄冰、畏首畏尾,患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舆情焦虑症”。

二、存在的风险

1、加剧干部紧张情绪。突如其来的舆情事件往往兼具“急难险重”,令人措手不及,如同一颗随时都会爆炸的“隐形炸弹”,一不留神就造成网络舆情的“溃堤”。如今互联网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蔓延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讨伐”。2024年4月,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党委副书记,纪云浩阻耕事件无疑拨动着当地干部的紧张情绪。

2、破坏社会和谐。某个事件的某句话被无限放大,结果舆论变得十分荒谬和滑稽了,造成了“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荒诞舆情,无疑是对矛盾的激化。2020年11月,清华大学“学姐事件”,本是无意之举,经微博、知乎大型社交平台疯狂转发,广大网民纷纷参加讨论,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无心者被当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3、损害政府权威。随着互联网隐私保护措施愈发完善,发声成本相对廉价,不少网民随时随地将个人的意见、态度以及情绪宣泄在网上,吸引其他网民的注意,形成集聚效应,使网络信息演变为网络舆情,诱发舆情危机,不仅造成大规模社会恐慌,而且会降低政府权威,损害政府的公信力。2019年11月,湖南省邵阳市某乡镇的一张告示牌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告示内容显示“凡抵抗监管、谩骂监管干部的,以涉黑涉恶论处”,面对群众质疑,未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及时回应,引得吐槽声一片。

三、对策与建议

互联网,是治理的变量,也是能力的增量。在阳光下做事、在互联网上“生存”,缓解“舆情恐惧”之症是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与人民互动的应有之义,只有多方面齐齐发力,才能解决好治理中的“热搜”绑架难题,消除“舆情焦虑”。

1、提升行政人员的素质和回应能力。一是转变管控思维,强化舆情引导。舆情并非“敌情”,恰恰是基层群众表达社情民意的窗口,行政人员要以公共服务者的身份,主动融入民众,倾听利益诉求,坚持以“疏”代“堵”的原则,加强舆情引导,塑造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二是加大基层投入,提升舆情回应能力。要加大对基层网络舆情工作硬件、软件的投入,强化人员配备和经费扶持,打造专业化的硬件设施和专职队伍,提高基层政府的网络舆情回应能力。三是定期组织培训,守好舆情风险底线。定期组织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模拟演练,提升工作人员舆情处置水平,确保舆情及时应对、规范处理。

2、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管控能力。一是强化技术管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舆情监测和分析,建立起安全可靠、智能化、精准化、24小时全天候的信息监测平台,承担起评估和监控各类数据的预警功能,提高舆情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便于舆情收集和舆情管控部门的及时干预。二是增强干预自信。各级干部应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抱持欢迎心态,认真调研舆情背后的真相而后服务决策,保持足够的自信,做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3、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水平。一是要建立健全研判机制。对于突发的网络舆情,要重点关注并评估舆情风险,在舆情发酵之前进行综合研判,做好评舆情提前预警和快速干预。二是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将负责舆情信息监测、收集、研判、引导、处置、善后的相关职能部门串联召集起来,从制度上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做到集思广益,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把握群众心理走势,舒缓民众复杂情绪。

(保安镇金塘村 刘长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刘长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12718.html

(0)
上一篇 2024-07-03
下一篇 2024-07-03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