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绿”赋能:从郭富山精神中解锁“生态密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从电影《郭富山》里学习“当代新愚公”的感人事迹,深度解锁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密码”,聚“绿”赋能,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平凡农民郭富山二十三年如一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十年九旱”的会宁,开荒山、造梯田、修反坡、植树造林,用辛勤和汗水绿化了一座荒山,创造出了干山枯岭植树造林的奇迹的故事。郭富山荒山造林是贯彻落实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其艰苦奋斗、忠诚担当、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赢得社会各界广泛传颂赞扬。

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智慧,填好江山如画的底色。青年干部作为生力军,需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深学笃用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政策知识和实践案例,在“顺绿”上守好底线,在“尊绿”上坚守如一,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信心、“功成必有我”的决心,自觉肩负起推进巴渝和美乡村的使命职责,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仟仟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的潜功,勾勒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生图。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一山一人”,让荒野山坡变绿野常驻,这一棵树、一座林,演绎着郭富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潜功。青山的守护,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批人、几代人。青年干部要自觉做好“引领者”“播火者”,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更深入唤醒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走进基层、扑身一线,善用“群众思维”,善说“群众语言”,少说点“官话”,多讲点“土话”,把“宣讲”变成“聊天”,把“传达”变成“交流”,不仅让群众“听得到”,更“听得懂”“听得进”,让生态文明思想飞入“百姓家”,飞进“群众心”。

以“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描绘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画卷。民生之要,百姓之盼,郭富山植树造林,实现“点绿成金”,是激活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剂“良药”。年轻干部既要“算大账”更要”算远账“,大兴调查研究,深入摸排基层一线存在的问题短板和弱项,勇于破除和更新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同时,在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跟进新时代,积极发挥网络媒体“中流砥柱”“骨干力量”的作用,扩大生态文明思想“辐射面”,定好舆论“风向标”,发动人民积极参与,自觉维护,凝聚起全民共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cyn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12049.html

(0)
上一篇 2024-07-01
下一篇 2024-07-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