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不能“越减越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减轻基层负担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把基层组织和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坚持以上率下刀刃向内相结合。上级检查工作,既问工作实效,也看材料报表,干部思想深处普遍认为,工作做没做不能仅凭嘴巴说,总得留下些“蛛丝马迹”,所以不论文字、图片、视频,处处都要留痕,既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却又“深陷其中”,既重“绩”更重“迹”。“上面偏一尺,下面就会偏一丈。”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是减负成效的关键,必须发挥“头雁效应”,用更严的尺子衡量自己,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全体党员当好示范、做好表率,到最基层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矛盾最多的地方去。做到“以下看上查找根源,以上率下解决问题”,从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改起。俗话说“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要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层层示范带动,把“一级讲给一级听”变成“一级干给一级看”,把“层层开会抓开会”“一级一级发文件”变成“层层落实抓落实”,令实干蔚然成风。

坚持严管厚爱提质增效相结合。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既要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减少陪会、迎检、考核、撰写汇报材料等内容,也要激活基层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各上级部门要避免各自为阵、各自重要的怪象,多头向基层催要报表要材料,导致数据口径不一,多头干活。给基层“减负”只是手段和方法,让基层工作“提质”才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台账只有降低“厚度”,服务群众才能更有“温度”,才能以更加求真务实的态度抓重点工作,才能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与问计于民相结合。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各级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必须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涉及到民生的问题做到问计于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好不好、工作实不实,群众最清楚。政策出台前问需于民,出台后跟踪问效,注重解决民生“痛点”,多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面对困难和问题,只要认真对待,问题最终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甚至可以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契机。

坚持制度建设与科学考核相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根除形式主义需完善相关制度,对相关工作制度再“检修”,该建的建、该废的废、该修的修,让每一项制度都具有约束力、带上“高压电”。把考核标准纳入制度体系,不把基层的重心放在考核上,通过科学设计,设置关键性考核指标,让大家把更多时间花在做实事上,以工作实效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主要条件,使基层干部主动去完成基础性工作和群众工作;全面整合检查观摩、学习交流活动,减少基层迎检任务,激发基层工作活力,整合各部门关键性类同指标,一次性考核基层,真正减轻基层负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894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07395.html

(0)
上一篇 2024-06-20
下一篇 2024-06-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