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聚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快”“准”“稳”

扬帆破浪,正当其时。“新质生产力”被视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支点,是今年全国“两会”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切入点、科技创新作为发力点、产业升级作为支撑点, “三点”聚力 ,助推新质生产力行得“快”“准”“稳”。
找准人才建设的“切入点”,将“用心引才、真心留才、悉心育才”做到实处,让新质生产力行的“更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想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占优势,就要表达对人才的渴望和表示出对人才的诚意,除了在“真金白银”上持续发力,更需要在体制机制、服务保障、文化氛围等“软环境”上下足功夫,借助“政企发力、共引人才”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政策引才和产业聚才融合,紧扣地方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结构特点,依托校友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异地商会等平台载体,不断做大本地“朋友圈”“人才圈”“项目圈”,充分放大平台引才聚才优势;牢固树立没有“天花板”的人才服务意识,持续完善人才“安居乐业”工程,不断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全过程”跟踪机制,在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医疗保健、职称评级、文体休闲等方面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精准式服务,持续稳固人才与城市间的情感纽带,实现人才“留身”更“留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立足地方实际和产业特点,着力培养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科研人才,积极为科研领军人才“松绑放权”,针对高风险、高价值、探索性强的研发项目,建立完善的人才容错机制,突破传统人才职称评定瓶颈,实施战新领域民营企业职称自主评审试点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涵养人才。
锚定科技创新的“发力点”,将“必争领域、核心技术、技术实践”做到实处,让新质生产力行的“更准”。新技术的突破往往带来产业的变革,从而带动生产力的极大提升。如今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大国博弈角逐的主战场,面对愈演愈烈的大国“科技战”,一方面不妨瞄准人工智能、云计算、脑科学等“战略必争”、“卡脖子”领域,汇聚攻关“卡脖子”领域的国内外高精尖人才和具有核心研发能力强的国产科技企业等“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规划,借助制度、政策优势,加大核心技术攻关,以原创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努力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更多科学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重新调整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充分聚力市场“无形的手”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有形的手“市场调控作用,以重大需求为出发点,技术实践为落脚点,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从1到无穷“的转化和运用。
牢固产业升级的“支撑点”,将“数字赋能、深度融合、绿色转型”做到实处,让新质生产力行的“更稳”。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瞄准转型升级方向,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坚持“开源”“节流”两手抓,聚焦核心业务和“现实痛点”,推进核心业务结构优化改造,避免盲目追求“高级化”,鼓励企业灵活调整用工模式,针对非核心或是下游业务,根据企业自身转型需求,实施灵活外包政策,减轻资金压力;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激活市场和企业的内生活力,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引导金融“活水”支持制造业创新,重点支持数字化改造、“产品+服务”融合、减污降碳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人文告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06932.html

(1)
上一篇 2024-06-17
下一篇 2024-06-1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