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少捕人、治安好”的经验做法。最初的“枫桥经验”基本内涵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而新时代的“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那如何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引擎。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正如培训课堂上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同志所说,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只有党建做好做实了,“枫桥经验”才能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不然只会衰败枯萎。基层的党建工作如何能真正将“枫桥经验”带到群众心中,用在日常事里,更需要强化党建引领意识,做好组织动员。要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动员辖区内“红色志愿者”,运用“领里长”、“网格员”等新生力量,将党组织嵌入现代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强化党建引领的重要实践。

二是增强法治思维,提升善治水平。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必由之路。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近期发生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让人听得胆战心惊。虽说只是个别案例,但其中的危害性、趋势性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增强法治思维,基层最普遍的做法是组织专业化队伍,向辖区居民单向性灌输法律法规,其中以老龄群体居多,青少年覆盖面及其有限,这就造成了一些问题少年既没有从学校中接受基础性的法律教育,也没有从社会层面获取必要的法律知识。于是出现了一些本可以免于发生的悲剧。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需要我们从青少年群体抓起,让法治的鲜花在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路上争相开放。

三是坚持群众参与,践行群众路线让群众参与、请群众协商、让群众监督。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所在。培训课上沈志江书记的一席话让我获益匪浅,怎么样才能让矛盾变少变小呢,最好用的法子就是把群众拉进来。这也正是“共同缔造”的应有之义。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钢筋水泥代替了田园牧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越来越远,在一栋单元楼的上下层互不相识已是常态。而这种的冷淡与漠然是非常不利于发动群众力量的。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一个“陌生人社会”变成“熟人社会”。大家相互认识了,知根知底了,能够理解了,矛盾自然而然就少了。正因为是“熟人”,群众才有行动力与沟通欲。

四是注重科技赋能,厚植治理动力。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科技赋能是丰富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法宝。探讨会上所提及的大数据管理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联合华为平台,对辖区居民进行全覆盖的大数据分析,塑造人格模型,特别是一些重点人群,建立一个常态化更新的人员信息库,用“打标签的方法,将人物关系立体化,让矛盾摩擦透明化。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患于未然,运用科技的力量,来更好的为基层治理服务,为“枫桥经验”的实践添彩。

(古田街道选调生 熊金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熊北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06852.html

(1)
上一篇 2024-06-17
下一篇 2024-06-1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