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党政体系内形式主义泛滥,自上而下逐级加重的形式主义负担给基层的带来的深刻的负面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针对“力戒形式主义”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并要求政府部门着力整改,“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然而,社会热议政府体系中形式主义依然盛行甚至越演越烈,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

一是创新导向的过渡路径。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导向,从上至下不可避免的都在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而创新意味着以新的要素、体系或成分部分或全部取代原有成分。在新的结构完全成熟直至取代旧的结构之前,始终存在新结构和旧结构并行的过渡期,此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两张皮”式的形式主义。141平台与四板块规划运行模式、现实运行的近百系统与层级化行政体系即为创新导向下过渡时期的“两张皮”双轨运行模式。

二是管理体制的层级要求。庞大的条条块块的上级政府结构最终将流向力量薄弱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加之层层加码的要求,基层负担过重是必然结果。“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实际上是行政结构的体现、是行政任务的流向更是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的真实反映,任务最终向下拥挤。一个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往往具有业务员、材料员、信息员、驻村工作队员、驻社区干部等多重角色,要对接本级多个领导、上级三四个部门的业务工作和交办任务,参加各种会议,而一个乡镇街道所有科室的业务仅由3-5个村干部全部对接完成。基层薄弱的干部力量与繁重的行政任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失衡已经开始暴露弊端,村医、村干部辞职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三是赛马比拼的执行走样。高质量发展的本根要求下,赛马比拼应聚焦于质量目标,而现实执行中却存在比拼速度,忽略质量的情况。有的单位为了争取亮眼表现,只管争取示范点建设,先写申请表和计划书,不评判可行性和实用性,只管速度赶超,不管实际质量。基层在执行具体任务时,常常需要争分夺秒查漏补缺、快速执行,动不动展开全体紧急会议,出方案、换展板、刷新墙、建阵地,打造新标杆。处处都是新模式、处处都是新标杆,但是诸多模式文字可读性高、阵地观赏性强,助推发展的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不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241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06046.html

(0)
上一篇 2024-06-12
下一篇 2024-06-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