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聚焦”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端、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减负政策落实与否,直接影响党中央的声音是否能精准、快速传到最基层。要聚焦基层最关切、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现象,坚持“把诊问脉”“精准开方”“祛除病灶”,真真正正把基层减负落地落实。

聚焦群众关切“把诊问脉”。《减负清单》的具体措施有没有落到实处,是否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繁文缛节、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一线干部群众最有“话语权”。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世界观,把“一线干部群众满意”这把标尺立起来,倾听一线心声、诉求,有机结合“基层松绑”和“服务群众”,用群众的“笑脸”填写政绩的“答卷”。围绕深化干部作风整顿保障基层减负工作,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四下基层”,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找准基层痛点、难点、堵点、盲点,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招、妙招、实招、新招,让基层减负走心、走实、走深。

聚焦权责明晰“精准开方”。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基层减负不仅仅是下达“过河”的任务,还要帮助解决“架桥”和“撑船”的问题。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明确基层权责,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变“单枪匹马”为“联合作战”。有效整合精简基层工作机构,让资源、政策、人才、服务最大限度下沉一线,让基层事能办、有人办、暖心办。

聚焦系统连贯“祛除病灶”。基层减负需把握其系统性,关注上下级、同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仅仅盯住“基层”。要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动,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共同性问题,解决显性问题与隐性问题,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基层减负走出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负面轮回。构建评价体系、完善长效机制,科学合理设置评价考核指标,及时开展“回头看”,动真碰硬整治“虚假减”“表面减”“敷衍减”现象,防止“越减越负”,持续巩固基层减负成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彭箤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04626.html

(0)
上一篇 2024-06-03
下一篇 2024-06-0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