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改革发展内生动力

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守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底色,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蓄信仰之力,锤炼党性展深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长期坚强党性、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当作一生的“必修课”“常修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忠诚;要牢记共产党员是第一身份,为党工作是第一职责,驰而不息地加强党性锻炼,以党章党纪党规为尺正身立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真正把锤炼党性修养书写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行动中。

蓄为民之力,强化责任现实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这源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根本原则底线。须始终让群众当阅卷人,感悟“政绩为谁而树”的真谛,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第一标准,用群众的“脸色”检验政绩的“成色”。须避免纸面政绩“假把式”,多做为民造福“好把式”,多到矛盾困难集中 、群众意见大、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把情况摸实摸透,做出科学合理决策。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用心用情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多样民生,以管用好服务赢得群众好口碑。

蓄创新之力,打破观念出新招。“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但都需要新思路去承接。身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多少鲜活的案例已经充分证明,走亦步亦趋、跟风造势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陈旧观念应对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形式新格局已然捉襟见肘,时代期盼新意,唯有变革重塑者方能立稳于时代洪流。因此,领导干部树立政绩当树“出得了新机”的政绩,要积极打破思维界限,跳脱思维桎梏,敢于探索“无人区”,善于发现“千里马”,精于培育“潜力股”,对新产业新业态大胆尝试,敢于试错,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睁眼看世界”中拨云见日,找到新路径,厚积新动能。文章最忌百家衣,发展同样如此,切忌生搬硬套、东施效颦的复制粘贴式发展道路,而应立足禀赋,取精去粗,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兼顾地方个性与全局共性,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树立“出得了新机”的政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减清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204378.html

(0)
上一篇 2024-06-01
下一篇 2024-06-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