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 假期调休再引热议

连日来,反对调休的声音此起彼伏。扣除双休日及调休,“五一”实际仅放假1天,全年实际仅放假11天。网友们认为,这不是放假,而是“假放”。不少人对当前的假期调休不满,表示这样调来调去,并没有增加假日总数。一些网友吐槽称,在清明和五一假期调休后,“凑假”模式下,连续几个星期“双休”都变成了“单休”,假期前后上了三个“六天班”,上班族“伤不起”。

人们对于调休制度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 频繁的调休打乱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得本应放松的假期变成了调整工作排班的工具,让人感到身心疲惫。不少人对当前的假期调休不满,表示这样调来调去,并没有增加假日总数。在清明和五一假期调休后,“凑假”模式下,连续几个星期“双休”都变成了“单休”,假期前后上了三个“六天班”,上班族“伤不起”。国家发改委官方微博曾发文称,调休比不调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调。因为7个法定节假日中,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元旦节、劳动节和国庆节是按照公历来确定的,清明节又是按照节气来确定的,与公历历法中的双休日不够衔接,如果不做调休,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部分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间隔1个工作日、造成节假日“碎片化”等情况,形成很多“单蹦”,那就不是“累觉不爱”,而是“累且不爱”。青年报指出,我们应当认识到,像这类关乎全体劳动者切身权益的大事,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综合治理。不群策群力,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那么不管调休政策如何调整,都将是治标不治本。
  • 连续工作六天后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很难有效缓解累积的疲劳和心理压力。在调休的反对者们看来,借调周末硬凑假期,打乱了应有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并普遍出现出行难、购票难、住宿难等。九派新闻评论文章《五一调休好不好,人流最有说服力》认为,长假是有现实需求的,哪怕它有一万种不好,有也总比没有要好。不喜欢长假的人,可以个人“微调”,但不能因此呼吁剥夺他人拥有长假的权利。无论从旅游体验还是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说,调休出来的法定长假也许不能算是最好的选择,但具体到当下国情,至少是最不坏的选择。它让长假供给,成为所有人都能享有的,一个可预期的确定性事实,这一点十分重要。红星新闻评论文章指出,假期调休之所以令人爱恨交加,一方面在于,调休必然意味着要调整公休日;另一方面则在于,公休日被捆绑进法定节假日,意味着普通人的休息权更加有保障——至少可以从容地制订假期安排,而不必担心“被加班”。
  • 这种方式虽然能制造出长假的假象,但实际上并没有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反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不满和抱怨。国家发改委官方微博曾发文称调休就是在节假日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为避免节假日“碎片化”所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2024年通过调休,形成了“9573”的放假时间安排,展现出较强的人性化和灵活性。顶端评论员认为,调休带来的疲惫是结果,假期时长依然不足是根源。中国民主促进会南昌市委员会网站2022年刊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国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的建议》还提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调休安排出台后,受访者中有半数以上不赞同为凑长假而调休,其中有约七成是希望不调休就按正常的工作休息时间来安排。

建议由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实情出台更具前瞻性、合乎民情民意的调休政策,可考虑分行业分类别进行弹性调休、错峰调休。

  • 做好兜底性节假日保障切实落实《劳动法》,保障双休制度实施,限制直至完全禁止用人单位占用周末加班和大小周制度,保障加班费足额发放,保障年假婚假等假日足额放假。2023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
  • 在全国统一的公共假日基础上,也可以一地一策地探索增加公共假日存量的可能性。可供参照的是,当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比如,西藏的“藏历新年”和“雪顿节”,广西的“三月三”,黔东南的苗年、侗年,还有云南、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有的公共假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杨劲松指出,在考虑增加全国统一公共假日数量的同时,如能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有所扩展,使得我国更多地区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增加其独有的地方性公共假日,无疑将有效缓解当前统一休假时间和空间的聚焦效应,推动旅游消费的健康发展。而要显著增加国民休假时长,尤其需要在带薪休假方面有更多可见度、更多标志性进展。
  • 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由职工自行安排休假时间法定节假日安排应当逐步回归节日的本意,更重要的是发挥纪念、教育及休息的功能,不应过多考虑其经济作用;节假日安排众口难调,无法提出令所有社会成员都满意的方案,因此,应当尊重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见,同时保持政令稳定。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天数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不宜大幅增加;传统节假日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符合法定节假日的设定要求,应予以保留。人社部给出建议:鼓励落实带薪年休假,更好保障群众休息权益,加强宣传带薪年休假制度及理念;企业职工休假带来岗位人员空缺以及用工成本增加,落实错峰带薪年休假制度,条员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主动性;企业不应将就业岗位、工资收入、职级晋升与其挂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6906,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97113.html

(0)
上一篇 2024-05-06
下一篇 2024-05-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