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乡村实践,埋下振兴之种

叶潭中学的小朋友们最开始非常腼腆,在自我介绍环节,因着第一个小姑娘只上台说了自己的名字便从逃也似地下来了,后面的小朋友也都全都跟风只说一句我叫谁谁谁便下来了,声音小到甚至听不清名字。说他们腼腆其实并不尽然,因为他们彼此之间又都熟识,玩闹起来不太听话好好上课的。第一二天的时候,我有些无奈而又不知所措:设想中我们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说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高中以后考上大学,他们却一点不在意,上课的时候该玩玩,该睡觉睡觉,回答问题时又总是扭扭捏捏不愿表达,却又要起哄让同桌站起来……诸如此类,不可尽数,总之就是我印象中不思进取的坏小孩的模样。

在尽心尽力给他们上课却连喊三遍安静却仍有一部分小男孩旁若无人地吵闹时,我有点尴尬,更多的是失望,宛如一盆冷水泼在我火热的心上。有那么一瞬间,我破罐子破摔地想,是你们自己不思进取,只想玩乐,那么你们人生所有的结果也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吗?

后来在一节课上,老师问到“你们去过青海吗?”这次小朋友们倒是出奇一致地摇头说没有。老师又问“那你们最远去过哪里呢?”在他们沉默了片刻后叽叽喳喳给出的答案里,我听到的最远的答案是:河源。看着说出这个答案的略带骄傲的小女孩被太阳晒得黑黑的脸,我鼻尖蓦地就酸了。我想起他们是留守儿童,想起他们在最需要父母关爱陪伴的年纪却只能天天在电话里看到父母的脸,想起他们学习的地方只有吊挂的风扇和乱飞的蚊虫在炎热的夏日嗡嗡作响,想起他们在偏远闭塞的山水间过着绵薄的拮据生活……

我鼻尖更酸了。不为他们,为我自己。早在很久之前我就知道有这样一群孩子似乎天生就被剥夺了受良好教育、知晓外面世界的权力,过着无忧无虑却令人神伤的快乐生活。我只为我这两天稍稍低沉的态度、为我内心隐隐现现的卑劣念头,感到羞愧。我为什么来这里?我转头看向窗外扪心自问。是知道乡村振兴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去奉献去付出,是知道伴随他们十余年人生的艰难而痛心而不忍,而不是站在一个良好教育环境中长大的人的角度去俯视,不是无视所有我没有经历过的原因而只看到他们表现出的顽劣。

他们才上初中而已,还是未经风雨的稚嫩树苗。若他们自身已是什么道理都懂且去付诸实践的小孩,我们的到来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之后,我便用我所有的温柔与耐心,去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与他们做朋友。一天晚上,一个小姑娘用微信联系我们想跟我们一起玩。眼尖的她在路口便看到我们,随即向我们奔来。跑到我们面前时她有点害羞地刹住了脚,映着月光的双眼却漾满仰慕喜欢的笑意。我刹那心软,这几天身累心累所做的一切,都在这样的笑容和仰慕里有了归处。后来我们跟她聊了许多,她的家人、她的生活、她的曾经决裂过现在又和好的朋友、她的暗暗喜欢的男孩、她的有趣又凶巴巴的数学老师、她对历史考试好难的小吐槽……我们也有聊到要好好学习,与之前上课的睡意深重不同,这次小姑娘听得格外认真。

在这样的聊天之后,我才意识到,虽然他们生活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可这小小世界里的人和事,却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只要有这方小天地在,他们的悲喜和我们同样热烈,他们的生命和我们同样鲜活。只有走入他们的世界,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才能将外面的样子描述给他们听,才能达到我们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的目的——为他们打开一扇有天光照亮的窗、埋下一粒好好学习走出大山的种子。

我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很有意义,这一周的相逢却建立起生命的链接,我们互相改变、彼此成长。这一周的实践还未结束,我想不仅仅是要为孩子们提供教育资源,更是要让我们感知到彼此的温度;不仅仅是要给蒙昧以文明,更重要的是要给生命以希望。

(程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HITSZ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31727.html

(0)
上一篇 2024-08-29
下一篇 2024-01-2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最新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我的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