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乡梦,红墨润心:安徽师范大学“ 拨浪鼓”爱心支教团的支教回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牢记青年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尽全力发挥专业所长,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教学,为学校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支教教师勇担重任、不负青春的话语。

为践行青年一代的使命,7月13日至7月26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拨浪鼓”支教团以“乡村振兴,理响江淮”为主题,来到宿州市泗县大庄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十四天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

创意课程,实践启迪科教梦

7月15日清晨,大庄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当地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对这次支教活动充满了兴趣,纷纷积极报名参与。在开班仪式举行完毕后,为了确保参与暑期爱心课堂孩子们的安全,队员们再次逐一跟在场学生或家长确认报名信息。报名学生中有不少是留守儿童,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也只会说方言,这给队员们的登记带来了不少困难。队员们一边耐心沟通,一边为他们录入了每个学生的详细信息。

根据学生们的年龄和学习基础,队员们将他们分为初中组和小学组,开设了生物科普、党史学习、物理实验等特色课程。支教期间,支教团通过挑灯夜战的精心准备,为当地的孩子们呈现了一节节有趣而生动的学习课堂。成员们带领学生通过了解昆虫、提取植物叶绿素等方式寻访自然,通过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的方式唤醒家国情怀,通过“乒乓球火箭”等趣味实验探索物理学的奥秘。

为了增加学生们的科学知识,培养其探索精神。在小学和初中的课堂上,“趣味物理实验”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队员李国栋和李灿灿将通俗有趣的语言和专业知识结合,向同学们讲述了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原理。在课上,一杯普通的水化作了力大无穷的“大力士”,能将乒乓球轻松地发射出去;光盘上不规则的“平凹相间”的结构,在光的照射下发出一条条绚丽的色带;迈着矫健步伐的“坡道行走器”、有着巨大冲击力的空气炮、虹吸现象……队员们还将简单的趣味物理实验放大到“奋进新时代”的主题宣讲,让孩子们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中感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实践了“德才兼备、理实交融”的教育理念。

心向未来,趣味课程竞生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了有“携爱科教行”的系列课程,还有着生动形象的基础知识教学。在数学课上,老师们用有趣的数学问题点亮孩子们的智慧,带领着孩子们找到了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英语老师们用标准的发音唱响语言学习的“音符”,让孩子们在英文歌曲和对话中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功;物理课上,老师们更是通过精彩的教学,带孩子们一步一步迈入物理学科的殿堂,孩子们眼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浓浓的兴趣。

为了全方面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支教团队还悉心规划了音乐与舞蹈课程。在音乐课上,音乐老师陈思杙以《起风了》这首歌,引领孩子们步入音乐的神圣殿堂。孩子们沉醉其中,体悟旋律魅力,心中对艺术的热爱悄然绽放。舞蹈课上,舞蹈老师史欣鑫借助简单易学的舞蹈《少年》,为孩子们营造欢快氛围,让他们锻炼身体,释放本真天性。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热烈掌声,汇成教室里最动听的旋律。本次舞蹈课的特色活动《勇气大爆发》手势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齐雅男老师耐心地逐一纠正同学们的动作,确保每个细节都能精准到位。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手势舞的基本动作,更在过程中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此外,团队还开设了相关的劳动实践课,老师们通过讲述一些伟大的劳动者的事迹,并亲手操作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孩子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感悟劳动的深远意义,还培养了孩子们直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良好氛围。

赓续红色,走好支教新征程

7月20日,队员们迎来支教之旅的第一个周末,对于队长李国栋来说,这是他的第二次支教之旅,去年就参与过“拨浪鼓”爱心支教的他,对支教这个神圣的事业更加熟悉。“我们来支教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如今的繁荣兴盛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或汗水换来的,我们要去学习他们那份不怕苦的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在心里!”队长李国栋这样说道。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他组织队伍在支教中的第一个周末以“瞻仰烈士风采,品鉴泗州史藏”为主题,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和泗州博物馆。来到烈士陵园内,随处可见历史的烙印,队员们在泗县大庄镇党委书记王江的介绍下参观了解了江上青烈士的故事,破旧的棉衣、泛黄的照片、模糊的书信……那个年代战争艰苦卓绝的缩影在队员们眼前呈现着,队员朱雯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这样一个明媚的夏天里,我们接下了“拨浪鼓”支教团在泗县的第一支接力棒,就像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着同样的一批年轻人也接下了时代的接力棒,将青春挥洒,让红色赓续!”

离开烈士陵园,全体队员走进泗州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犹如步入历史与文化的殿堂。隋唐大运河的展示区域,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犹如岁月的留声机,诉说着这条古老河道的辉煌历史,“在隋炀帝时代所开凿的运河中,通济渠是开凿时间最早的一条,大运河泗县河段便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任隋唐大运河申遗主办方周鑫道。以运河为线、遗产为珠,串珠成链,泗州博物馆为支教队员们铺开了一张“活化”的文化地图。

无私奉献,镇委盛赞育新苗

7月23日,泗县融媒体和大庄镇宣传委员季少波共同实地考察慰问在当地参加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的“拨浪鼓”团队成员,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泗县新闻电视台及季少波一行人深入支教课堂,实地走访了志愿者们的工作环境和学生们学习情况。季少波与“拨浪鼓”爱心支教团队员进行了亲切交流,关心队员们的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困惑,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关心叮嘱队员们要注意高温防暑,并为他们送来水和梨等夏日暖心物资。

同时针对支教活动的开展实施、支教工作的成果、支教预期目的等工作情况方面,与队员们展开深入交流。季少波充分肯定了志愿者们从支教开始以来的教学成果,高度赞扬了队员在实践中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并且对“拨浪鼓”爱心支教团对于泗县大庄镇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季少波强调:支教工作中安全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嘱托队员们要注意夏季防暑,保障自身安全,做到安全支教。最后,他勉励队员们继续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助力大庄镇孩子成长,牢记新时代青年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殷切希望。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得到了泗县新闻电视台的采访报道,让“支教之音”得以理响江淮,还得到了大庄镇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为“乡村振兴支教行”这片土地洒上甘霖,队员们得以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待来日茁壮发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梦想启航,双向奔赴吐真言

临别最后一课上,教授物理的队员曾启源认真地说道:“在地球之外,还有更大的宇宙,在大庄镇之外,也有更大的世界,也许今天我们分开了,但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中有的小朋友会当上宇航员、科学家,或者成为其他很厉害的大人,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在更大的世界里再次相遇。”

孩子们也纷纷表示,此次支教活动的小老师们通过知识的传递为他们拨开前进的迷雾,带着他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在结班仪式上,孩子们挥舞的双手传达着对支教团成员的不舍,孩子们灿烂的微笑洋溢着对支教活动的热爱,孩子们亲切的道别吐露着着对明年再见的期待……

当地政府领导和家长们也先后抒发着内心对支教团此行的由衷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一条条连续不断的消息,字里行间都表达着对此次支教成员的辛勤付出的赞美和诚挚的敬意。像“烟火”携光而来,像“星辰”奔赴大海,“烟火”又指明“星辰”前进的方向,在这个美好的夏天,在泗州大地上上演了支教团成员与孩子们之间双向奔赴的爱。

队员们相信,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一届届的安师大学子会以青春之薪,燃乡村希望之火,只要支教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终有一天,它会在更大的世界里生根发芽。

笔耕乡梦,红墨润心。 “拨浪鼓”与孩子们,是心与心的交互,梦想与梦想间的传递,更是热忱与期望的碰撞。希望这次的相遇,能给大庄镇的孩子们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忆。

(安徽师范大学 李国栋 朱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662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22072.html

(0)
上一篇 2024-08-07
下一篇 2024-08-0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