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籽童心,滇韵同行”实践团 :“普”语润童心 七彩耀青春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7月24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籽籽童心,滇韵同行”民族团结实践团前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云南双推协商活动为基础,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重要途径”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坚持“一条”主线,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才能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实践团来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参观走访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等文化基地,立足这片土地上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前世”,切实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主题教育馆,实践团成员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展览,感受根深叶茂休戚与共的民族情百年锻铸风雨同舟的民族心、牢记嘱托赓续绵延的民族义、“一城两区”“象”往之地的生态风。展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西双版纳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镌刻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铮铮誓言铿锵有力,它指引着云南各族人民同心同向、携手前行。

在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红领巾志愿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成员穿越民族文化长廊,领略农耕智慧、建筑艺术、服饰风情等多元民族文化。精美服饰、独特建筑、庆典仪式等展示着云南的包容与多元化,生动的诠释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一伟大论述,此次参观学习触动与行队员心灵、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意义的理解,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个队员心中生根发芽。

用好“双推”舞台,以语言相通促进民族交融

众不同,寻访助研为了解当地居民关于普通话使用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推普活动。实践团深入西双版纳勐腊县勐腊镇曼旦、曼郎村寨和勐仑镇大卡老寨等地。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交流以及发放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就当地居民对普通话的使用频率、掌握程度以及学习需求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专项调研,广泛的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并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团队得出结论,普通话的使用率受使用场景影响较大,在学校的使用率较高;但在日常交流中由于傣语、哈尼族语等本地民族语言和当地方言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根深蒂固,普通话的日常使用频率不容乐观。在语言表达上,当地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在表达上仍存在较大困难。

普语入心,九州同音根据实地走访的结果,团队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在曼旦村寨与大卡老村寨,团队通过趣味断句、造字法探索、《少年中国说》朗诵,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对普通话的热情,让他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方块字之美游戏更让“小小推普员”们在家也能传播普通话之美。岩轰叫(姓名)等孩子从羞涩启齿到自信表达的巨大进步,我们深切的认识到推普不仅是在传播一种语言,更是在传承一种“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我们紧紧相连,共同铸就了民族共同体的灵魂。

润心启航,童心启智中华民族共同体因各民族交往而形成。这是一个需要认知、沟通过程。团队在实践中发现,当地的孩子们性格内向,羞于表达,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团队精心设计了别开生面的素质拓展活动,包括彩绘石膏娃娃、趣味知识问答等小游戏,这成功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不断有孩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敞开心扉,用声音表达自我。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当地儿童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注意力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孩子存在注意力水平较低的问题。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我们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训练方案,如折纸艺术和智力球等手工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提升注意力水平。

除此之外,文理学院心理站张茜老师还带来一堂心理健康课程,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并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情绪和学会如何爱自己。在离别之际,我们与孩子们携手共创了意义非凡的《我与祖国共成长》和《童心飞扬 筑梦成长》两幅多彩画卷。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寻脉民族非遗,以文明交融助力文化繁荣发展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云南这片多彩的土地滋养了26个世居民族。多样的民族,多样的文化,交融共存。这既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

非遗铸魂,鼓声永续象脚鼓舞是傣族流行得最广泛、表演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族舞蹈。象脚鼓舞非遗传承人波罕丙老师首先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象脚鼓舞传习所,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自己成为“象脚鼓舞王”的奋斗故事。

随后,波老师为实践团详细讲解了象脚鼓的制作过程,并现场指导实践团成员打磨象脚鼓,在实践中成员们对象脚鼓制作工艺的繁琐,对象脚鼓传承背后的不易与艰辛有了更深切的理解。晚上,波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独具特色的象脚鼓舞,将舞蹈与鼓声相结合,诠释着象脚鼓舞的独特魅力。

一叶傣史,一刻千年贝叶经是傣族文化的另一呈现。它是用刻刀贝多罗树叶上所刻写的文字,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傣族社会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被誉为傣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傣族智慧的万有文库。实践团成员分别用汉语和傣语在贝叶上刻下“科文青年,挺膺担当”。但由于贝叶经制作技艺的繁琐复杂,如今掌握此项非遗技艺的人已日渐减少,这反映出民族非遗文化亟需注入新生力量。

古韵未央,音律四海如果说贝叶经是写下来的文化,那么章哈则是唱出来的民族文化。傣族章哈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也是云南省唯一一项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走进曼郎村拜访章哈传承人依么老师,依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灵动的歌喉,实践团成员也听随依老师的曲调学习了简单的歌句。在访谈中,依老师也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章哈的内容多为赞美他人及男女情谊。同时,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目前章哈的表演形式已从传统男女对唱,创新变增为舞台小戏,并且在傣历年节日中,依老师也常常开展公益演出,为章哈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璨若云霞,丝缕佳话傣族手工织锦技艺,是傣族人民上千年的编织技艺和审美观念的结晶。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曼朗村,近距离观看学习手工织锦,动手实操缠线步骤。但值得关注的是,现如今大多只有老年人能熟练掌握傣族手工织锦技艺,可绝大部分老年人却不会讲普通话,傣锦技艺的传承面临着濒临性与局限性。这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了发展民族非遗文化的任重道远。

一针一线,绣出史诗。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哈尼族没有文字,但其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和高超的刺绣技艺展示着哈尼族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实践团前往大卡老寨拜访哈尼刺绣非遗传承人刘智芳老师。在访谈中,刘老师介绍到哈尼族以黑色为美,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故服饰多以黑色为主调并巧妙地运用色彩,一针一线,在服饰上绣出了民族的多彩历史。但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掌握传统哈尼服饰刺绣的人越来越少,为了防止此项非遗技艺的消失,刘老师也和当地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月都有固定时间到高校进行哈尼传统服饰刺绣的教学,让非遗技艺走进校园,共续千年艺术薪火,展现非遗文化的蓬勃生机与未来希望。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籽籽童心,滇韵同行”民族团结实践团深刻的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切实的用“专项调研”、“推普支教”、“寻脉非遗”等实际行动为这一项系统性、基础性的伟大工程贡献了力量,实践团意识到伟大工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作为青年人更要自觉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要采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感”措施,继续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周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向阳而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22036.html

(2)
上一篇 2024-08-07
下一篇 2024-08-0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