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闽北粮仓焕新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青年学子应厚植“三农”情怀,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练就兴农本领,同时要树立大食物观,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为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生生不息”实践队于6月30日至7月5日前往“闽北粮仓”浦城县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方式服务农户。

体察村情民意,实地走访调研。“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队员走进石陂镇,走街访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人文风貌,探寻文化底蕴。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今年降雨频繁,病虫害严重,村民在除虫防治过程中存在困难,导致产量大幅减少,村民希望通过科学的防治手段减少损失。针对这一难题,实践队迅速调整行程安排,决定把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为调研的重点,力求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维持再生稻产量,保障农户收入。

实践队员对稻田进行取样调查,发现存在的病虫主要为:稻飞虱、卷叶螟、二化螟,且发病率较高。针对上述情况,实践队员立即展开行动: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逐一分析;查阅文献,了解当地气候;在乡镇农技站调查当地农药销售情况;联系专家学者、农业站工作人员咨询并制定解决方案。

再生稻发病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错过了最佳打药时期,二是“烤田“不彻底。针对上述原因,实践队组织开展了《病虫害防治》专题讲座,从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管水、化学防治三个角度对病虫害防治进行普及,并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在讲座中,农户和实践队员就”如何把握最佳打药时期“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科技特派员现场答疑,并留下联系方式供农户咨询。

深入科技小院实干成就梦想。在林文雄教授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详细了解了科技小院的发展历程与使命,实践队员先后观看了“再生稻+”模式种植培育大棚,粮油生产线,水肥配比池,育秧基地,再生稻“三保两促一攻”种植技术下的稻田及其附属产业链。科技小院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相结合,建设了高标准农田,实现了种植的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成功转型。实践队深切感受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伟大魅力。

实践队员“赤脚下地”,观看记录再生稻长势及病虫害状况,测定植株高度、”烤田“程度、含碳量和温室气体量,采集土壤样本,将植株样本按根、茎、叶、穗分离带回实验室测定其生理特性及相对产量。

以“善”铸魂育人向好向善向上 。实践队员走进社区,开展“节约粮食 从小做起”主题教育活动,带领小朋友认识粮食种类,了解农作物种植相关知识,为他们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让他们深刻了解”粒粒皆辛苦“。培养他们珍惜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养成杜绝浪费的好习惯。

青年挺膺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学习再生稻的学术论文和实地考察稻田,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前人研究的艰辛与伟大成就,他们将接过再生稻发展的接力棒,紧随林文雄教授的步伐,将理论知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筛选优质稻新品种,探索新型种植技术与套作方式,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地向上生长。“学如弓弩,才如箭”。青年时期是汲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时期,我们需将学习当作一种责任,态度和习惯,在奉献中打好扎实的基础功,不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基层一线也是学习课堂,青年学生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把田野热土当作广阔课堂,多读“无字之书”。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去田间地头“接地气”“沾泥土”,夯实专业技能、丰富知识储备,在实践中激发潜能、积累经验、做到厚积薄发、行稳致远,行走大地,走村串户,与群众打成一片,帮助村民实实在在地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 李安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小李又困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20295.html

(3)
上一篇 2024-07-31
下一篇 2024-07-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