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韵昆曲,传之绵延——江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为了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情韵昆曲”实践服务团队于7月1日至7日赴苏州开展为期7天的昆曲调研活动,了解苏州昆曲的前世今生,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昆曲传统戏剧的所处困境及发展对策。

山塘昆曲馆是苏州地区唯一一家全天候演出昆曲传统折子戏的场馆,是集演出、排曲、练功、教学等一体的昆曲展示基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早上到中午到晚上,都可以看到山塘昆曲馆里演员精彩的演出。实践团队在这里有幸采访了创始人冷桂军老师,深刻感受到了他对昆曲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作为民营乐团的创始人,冷老师深知昆曲发展的重要性在于观众的培养。尽管多年来投入颇多,但昆曲并未给剧团带来显著经济回报。他不畏困难,甚至拿出个人积蓄和工资来支持剧团的运作,展现了十年来的坚守与奉献。他认为昆剧已深深融入他的灵魂,对昆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今天的山塘昆曲馆虽然起步艰难,却已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展示了昆曲在当代的生命力和魅力。

实践团队访问了中国昆曲剧院。剧院坐落在桃花坞边,周围环境如诗如画,散发着古韵与生机。一进入剧院,便感受到江南园林和诗意文化的完美融合,以及昆曲六百多年的艺术辉煌。在西区的二楼,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厅堂演出厅”,那里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长窗落地,配以纱帐和宫灯,队员们踏上红毯,仿佛穿越时空进入明朝昆曲鼎盛时期的“家班”演出场景。队员们观看了昆曲《梧桐雨》演出,剧本通过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历史教训,同时也表达了剧作家白朴在金元更替之间的个人遭遇和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在观看表演后,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昆曲艺术的魅力和演员的辛勤付出,拉近了与昆曲艺术的距离。

坊间有闻,“若没有传习所,我们现在或许只能在戏本和工尺谱中看到昆剧。”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仿佛步入一座精致的私家“园林”。从门厅进入,他们依次见到两进厅和一个后花园,整体布局精致,展示出别样的风采。队员们一同了解了昆剧乐队使用的乐器,欣赏了精美的戏服、道具和场景设计。穿过化妆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处花园,里面有亭台廊桥,移步换景。夏日的园林与婉转的昆曲水磨调相得益彰,整个庭院仿佛打造成了实景版的《游园惊梦》舞台。

在老师的专业讲解,队员们了解了在当代昆曲发展史上,《十五贯》和青春版《牡丹亭》成为文化地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五贯》挽救了昆曲的命运,重织了曾一度断裂的昆曲戏剧脉络;青春版《牡丹亭》则以创新的方式展现了昆曲的古典美学,引发了全民尤其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包括昆曲在内)的关注与热爱。老师也说了对演员的表演技巧心得:表现不同人物,感觉和动作是不同的。身体的基本功很重要,塑造人物要和人物的特色相结合,差一小点会有很大不同。比如《牡丹亭》中“写真离魂”那段戏,杜丽娘画画的姿势有讲究,把手侧一点,身子稍微扭转可能就会显得更婀娜多姿。

实践团队队员对中国昆曲博物馆进行了一番参观。坐落于苏州市古城区平江路张家巷全晋会馆内的中国昆曲博物馆以抢救、保护、传承、弘扬古老的昆曲为宗旨,以展演、陈列、收藏、研究、传承为主要工作内容。我们不仅看到了构造精美的古戏台,更是看到了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戏厅、戏船模型。了解到了与昆区有关的木雕、图画、装饰、花草、脸谱和文学作品。它为传承中国昆曲文化、展现江南底蕴、拓宽公众艺术交流提供新的空间。

队员们来到了苏州的商贸之街——观前街,进行了一次关于昆曲的问卷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许多游客表示他们非常喜欢昆曲,并对昆曲的现阶段保护传承以及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尽管多数苏州的当地居民对昆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情况并不乐观,很少有人能说出昆曲作品的名字或哼唱出相关片段。此次调研活动收集了游客及当地居民对昆曲的了解和认知,为团队后期报告提供了数据基础,并为后续的调查提供了方向。

文化学者余秋雨这样说过:“昆曲是一种美丽的辉煌,一种让人怀念的过去。怀念它的时候,我们感到充实和骄傲。”昆曲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个重担子,不仅需要下功夫、花力气,更需要沉潜历练、避免浮躁。昆曲不是文化快餐,它的薪火相传从来需要的都是坚守不渝、开拓创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热爱昆曲,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叶青  王海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王海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16815.html

(0)
上一篇 2024-07-21
下一篇 2024-07-2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