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邮梦人:赓续红色精神,传承非遗文化

7月10日,南京邮电大学“滨海邮梦人”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先后来到滨海县首乌非遗馆、瑞杰农业中心、梨花语景区以及滨海县烈士纪念馆,旨在参观学习中进一步了解滨海县的生态资源和绿色发展的特色,重温红色历史,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更好地赓续红色精神,传承非遗文化

非遗传承助发展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滨海县首乌非遗馆。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首乌之乡——滨海,滨海的生态环境在种植首乌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国有95%的白首乌都来自于滨海。从讲解员口中,实践团成员得知滨海白首乌可追溯至清光绪十二年间,《阜宁县志》(滨海县未建制前与现阜宁县统称阜宁)载“嘉庆年间,本邑东北乡人用何首乌制成粉,进贡朝廷,并世代传承、沿种不息”。

首乌作为四大仙草之一,拥有着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等作用,且无副作用,因此可用于日常服用。滨海县首乌非遗馆还邀请了实践团的成员们品尝由首乌花泡制的茶,一同感受属于滨海的非遗文化。

随后,讲解员向实践团介绍了首乌粉制作的技艺,早在光绪十年(1884年),陈必荣便创办了滨海最早的首乌加工坊——陈爹首乌坊,并总结出何首乌制作“洗、刮、切、磨、晃、吊、淀、晾”的“陈氏八法”。历经四代传承,陈华文家族将传统地道的首乌粉制作技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滨海首乌非遗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存。近年来,在滨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鼓励下,滨海何首乌产业得到显著发展。滨海县全力保护首乌非遗文化的同时,也推进了绿色兴村的步伐。

文化赋能引创新

参观完滨海县首乌非遗馆后,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梨花语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当地特色的梨文化。滨海梨产业是国家一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地表蜜梨为主导,以科研为支撑,以品质为基础的强势地表品牌。

参观滨海梨文化博物馆时,实践团成员们发现,滨海已经将梨文化融入了日常生活,梨花也已经成为滨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滨海梨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的驱动,梨树液体授粉技术、梨树疏花疏果与果实套袋技术等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推动了梨文化的发展。

赋予梨以独特的梨文化,在发展中不断赋能,促进当地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进步。

红色赓续映心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象征着在革命斗争中应运而生的红色革命文化。为寻访盐城市滨海县的红色革命文化,实践团一行人于7月10日下午来到滨海县烈士纪念馆。

在馆内讲解员钱女士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进入到滨海县烈士纪念馆。馆中全面展示了2000多名英烈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时期,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勇往之前的英勇事迹。其中,钱女士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顾正红烈士的生平事迹,团队成员了解到顾正红用她一生的艰苦战斗与帝国主义战斗,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解放而奋斗,始终追求自由与民主的信仰。

走出烈士纪念馆,广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顾正红烈士的铜像。雕像面向前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眼神中透露出坚韧与必胜的信念。循着顾正红的目光,矗立着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底篆刻着抗战时期人民军队英勇斗争的浮雕画像,生动的形象展露出军人抗战斗争中向着胜利坚决前进的信心;碑体上刻有苍劲有力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告慰着在革命战争中英勇就义的先烈们。实践团成员们环绕在纪念碑旁,集体默哀,耳边似乎回想起战士们拼杀的嘶吼声。离开广场,走入烈士纪念馆的出口通道,两排篆刻有诸位为中国解放无畏奉献的滨海籍革命先烈名字的石碑。

经过今日一天的调研活动,实践团深入贯彻了解到传承非遗文化,赋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文化对新时代青年,新时代发展的作用。通过一番深入的参观交流,本次探访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滨海县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赓续弘扬做出的具体成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行云止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14823.html

(0)
上一篇 2024-07-15
下一篇 2024-07-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