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有我,青春挺膺担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村推普提供了有力保障,普通话普及率随之逐年提高。据调查,我国乡村普通话普及率已从2010年的60%提高到2020年的80%左右,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仍有部分乡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这不仅影响了当地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制约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强乡村推普工作,提高乡村居民普通话水平,对于实现全面小康、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7月7日,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普语万家,四海同音”推普实践队深入乡村,走近村民,调研当地普通话推广情况。

深入乡村民众,开展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一行来到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望仙村,并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调研当地的普通话推广情况。队员们通过实地调研,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对话,从而摸清当地普通话普及程度、学习状况以及当地居民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的语言需求。实践队员的调研从了解当地的语言环境开始,村中大多数居民为老人,他们之间的交流仍依靠方言,这使得普通话在该地区的推广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与此同时,同学们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比如很多村民对普通话的学习持有积极态度,只是苦于没有学习的环境和成套的体系;一半的居民能够大致听懂普通话但无法做出回应。村民们表示,普通话的推广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全国的交流体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但普通话的推广需要改变他们长期以来使用方言的习惯,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因此,普通话的推广对于他们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队员们发现,当地村民并没有使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村民们普遍认为用方言互相交谈更亲切和蔼,说普通话反而增加了与家人的隔阂,拉开了与乡邻的距离。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实践队员纷纷向当地居民宣传普通话的意义,向民众说明推广普通话是由国家宪法所规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学习普通话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然,普通话的普及更有助于和望仙村的来往游客进行无障碍交谈,继而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人走进望仙,喜爱望仙,这便是乡村振兴的先锋。

分析调研结果,提出综合建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践队员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村委会应该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村广播、宣传栏、悬挂横幅等方式,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提高村民对学习普通话的认识和兴趣;之后村委会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让村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习惯普通话,还可以利用媒体,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开展远程教育;此外,实践队员还建议在当地开展一些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文艺活动,例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普通话诗歌朗诵等,设置对应的奖励机制,以此激发大家对普通话的兴趣。

落实乡村推普,展望美好未来。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推普工作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青年应充分认识乡村推普的重要性,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创新推广方式,拓宽推广渠道,努力营造全民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在乡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认为这次调研可以增强当地乡亲心中的普通话认同感,提高普通话在民众心里的位置,让人们开始重视普通话并自觉地使用和推广。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普通话一定能够在乡村得到广泛推广,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普通话一定会成为乡村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能够帮助乡村人民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实现他们的梦想。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普通话必将在中华大地上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为实现全面小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普语万家,四海同音”推普实践队齐心协力,希望能够帮助乡村地区人民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使普通话更快更广的普及农村地区,同心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怡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431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13487.html

(0)
上一篇 2024-07-08
下一篇 2024-07-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