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细胞微治理为抓手推进城市社区治理 ——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合川区南津街街道紫荆园社区党委位于南津街1211号附2号,方圆1。9平方公里,地处城区东南端,东至联滨路,南至希尔安大道,西至江城大道,北至嘉滨南路,现有26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1万余人,常住人口2万余人。社区党委书记1名,委员6名,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36人(含预备党员1人)。紫荆园社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统领为基础、民主协商为路径,打造“红细胞·邻聚里”特色党建品牌,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社区先后荣获“重庆市市级示范绿色社区”“市级合格社区”“合川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合川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集体”“合川区2020年防汛救灾工作先进集体”“合川区优秀妇女之家”“合川区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一、建好“微”组织,构筑大格局

社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细化治理层级,深入推进网格精细化工程,为社会治理大格局的形成扎牢基础。社区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单建网格党小组25个,通过议题把关、过程组织、财务监督引领基层自治。

二、凝聚“微”群体,建好“大党委”

一是在职党员“双报到”,发挥红细胞的引领作用。社区将在职党员纳入“1+3+N”网格治理团队,按照“认到人、找到门、分到岗,站好位、带好头、干好事”要求,做实在职党员“双报到”。成立红色医疗志愿者服务队,红色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等5个党员分队,引导在职在居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按每人3-5户标准对居民“包户”,延伸党组织触角,极大充实基层治理力量。

二是网格员“多职合一”,发挥红细胞的凝聚作用。网格长由机关党员、社区党员兼任,在网格工作中承担网格走访服务职责。在落实“一标三实”集中行动中化身普查员,在纠纷调解中化身调解员,在服务群众中化身服务员,在传递党的声音中化身宣传员,在排查隐患中化身安全员,网格员多职合一,聚合自治职能,凝聚党员群众。

三是统筹辖区资源,发挥红细胞的纽带作用。定期组织共建单位代表、党员干部代表、业委会代表、自治组织代表等群体,召开联席会议,梳理共建项目,签订“共建协议”,建立工作台账,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基层党建体制由“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转变,实现“党建联抓、事务联议、治理联动、服务联推、文化联建”,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三、商定“微”规则,浸润大文明

一是“小公约”培育好民风。针对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问题,制定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小区公约、“十提倡十摒弃”“十遵守十不准”等居规民约、楼院守则,实现自治单元全覆盖,让再小的事都有章可循。二是“小家训”传承好家风。常态化开展“话家风、亮家训、讲家教、晒家规”等主题活动,以分享身边人、身边榜样的形式,用最朴素的道德准则弘扬真善美,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社会风气。

四、处理“微”事务,解决大问题

在“红细胞”作用的充分发挥基础上,社区缩小治理半径,将网格治理更有效地延伸到小区、楼栋、院落、家庭,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社区规范成立业委会14个,建立民主协商议事会群17个,统筹小区内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引导居民在开放空间谈困难、谈问题。健全完善群众诉求机制,建立群众诉求登记台账,通过“邻聚里”现场接待,手机来电、短信、微信,民情意见箱,物业接待室等方式受理群众诉求。“红细胞”的加入让基层居民区的管理逐步走上良性循环,2024年协商解决群众身边事24件,真正做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

五、共享“微”成就,答好大考卷

健全完善网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前哨”和“探头”作用。一是激活群众热情。依托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大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促进社区文明和谐。二是盘活社区资源。把业主单位、物业、重点企业党员负责人经组织程序选进网格党组织,发挥驻社区企业、单位、个人力量,通过完善停车、广告等收费分配机制,增加自治单元、物业小区的公共收益,收益反哺居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三是用活社会力量。以网格为最小应急单元,以“双报到”党员为主力军,整合网格内包联干部、志愿者、专业执法等力量,把水、电、气的工作人员落到网格中,方便网格员横向对接、扁平高效解决群众相关问题,在反诈、火灾、抗洪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看家天眼”、平安夜巡等群防群控,社区有效管理好辖区的特殊人群,保持多年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紫荆园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统领为基础,变“反应式”管理为“主动式”治理,将党组织、党员打造成能为基层社会治理“供养赋能”的“红细胞”,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开展精细化治理,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 momen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04861.html

(0)
上一篇 2024-06-04
下一篇 2024-06-0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