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面对面 共筑和谐新双龙

2024年5月17日,双龙镇竹坪村甘氏父子陆续反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在该镇基层智治“141”体系的有效调度下得到妥善化解。

面对面沟通解疑惑

2014年,双龙镇竹坪村遭遇“9·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甘氏旧房前仅田地受轻微影响,且长期无人居住,经核对政策不属于搬迁安置范围。

2014年起,甘氏父子多次上访,镇村两级干部、网格人员数次处理,到过房屋现场,了解过周围群众及相关涉及人员,但效果不佳。

5月17日上午,甘氏父子再度到镇政府找党委书记上访,态度强硬,坚决要求政府一定给个说法。接到甘氏父子上访诉求后,党委书记高度重视,当机立断决定组织专班,面对面解决群众疑惑。随即通过基层智治平台下发调度指令,由“平安法治”板块负责牵头,“经济发展”板块予以协同。两个板块分管领导接到指令后,分层分级调度涉及处置和知晓该事情的时任村干部、网格人员、驻村干部、信访稳定岗及城镇建设岗相关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未使用渝快政人员采取面对面沟通,其余外业人员及村干部、网格人员采取平台调度。半小时后,相关人员除未在本镇范围内的挖机师傅确保电话畅通外,其余人员均到达现场或连线平台,书记亲自主持会议,专题解决甘氏父子诉求。

抽丝剥茧溯根源

会前,党委书记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还原事实真相;二是坚决维护政策权威不突破底线;三是尊重历史,面对现实,达成共识。

会上,甘氏父子当众介绍了当年的情况及诉求。包括2014年“9·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时,其旧房前田地有异动,村级未向上级申报;2018年村级在未经本人允许情况下将其房屋推倒;2018年未享受到复垦政策;2014至2018年间镇村干部未入户核查;今年地灾点房屋搬迁将其排除在外。提出三方面的诉求:一是2014年其旧房因灾受损未得到政策安置;二是村级在未经许可情况下将其旧房推倒应予补偿;三是申请今年国家地灾点搬迁救助政策。

随后,镇村干部及相关人员逐一对该户情况进行了回忆。

2014年,双龙镇竹坪村遭遇“9·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甘氏旧房前仅田地受轻微影响,且长期无人居住,按安置政策“发生灾害时有人居住”“唯一住房无法居住”等条款,甘氏不符合安置条件。

2018年脱贫攻坚期间,竹坪村为落实高山生态搬迁项目,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动员甘氏进行搬迁,甘氏以4种理由主动放弃政策享受。一是有土地,收了庄稼没地方放;二是顾虑享受了政策以后在老家建不了房;三是认为当时搬迁补助不划算;四是担心老人百年之后用地问题。

随后几年,该户房屋长期无人照管,墙壁出现多处倒塌,第二层顶板悬在公路边上,影响行人安全,镇村多次告知安全隐患。电力公司人员接到险情后果断采取断电措施。

2018年,甘氏到村办事,被告知其房屋存在安全隐患,如不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其担心出现危险无法弥补,主动请在附近施工的挖机师傅万某帮助推倒危房。万某因不在双龙境内,电话免提确认,当时在该旧房附近修公路,甘氏请他过去帮忙推危房,他看到该房屋顶板部分悬空,危及行人安全,帮忙推倒危房后分文未取,推房现场甘氏全程在场。另据万某回忆,当时房内还有部分物件,曾劝其搬出来甘氏都表示不要了。

城建办同志对今年地灾点摸底政策作了解释,竹坪村有国家认可地灾点6个,今年按上级要求,对地灾点范围内有房屋主体存在,且自愿搬迁的情况进行了摸底。甘氏前段时间上访提到该情况后,城建办同志已携带设备陪同甘氏、镇村干部到该旧房原现场打点,结论是该房屋位置不在地灾点范围内,即使旧房主体存在也不能违规申报。

反复推敲细研判

信息汇总后,党委书记要求诉求方对反馈出的信息逐一确认,均表示无异议。一是洪灾期间按“当时时间节点有人居住”“唯一住房无法居住”等政策规定,甘某不符合安置条件;二是确定镇村干部已主动作为,洪灾期间镇村干部已现场勘验并作政策解释,2018年到户宣传动员高山生态搬迁,期间进行了房屋安全情况的日常巡查并予以告知;三是2018年高山生态搬迁政策为甘氏主动放弃;四是旧房排危属甘氏自主行为,甘氏已确认;五是今年地灾点搬迁意愿摸底政策,因甘氏旧房已事实不存在,且地块也不在地灾点范围内,故无法申报;六是根据现有政策,甘氏如果没有农转非,可按要求申请在农村建房,由城建办受理。

书记代表党委、政府作出承诺:党委、政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镇村干部永远为人民服务,希望诉求方理解这次事情的处理结果,政府只能按政策为群众服务。

甘氏父子最后满含感激地表示,非常感谢书记百忙之中帮助其消除心中十来年的疑虑,同时也发自内心地感恩镇村干部为他们家庭的辛苦付出,表示今后,他们一定踏实努力、勤劳致富,同时全力支持镇村的各项工作。

闭环落实抓复盘

复盘会上,镇党委书记神情严肃地告诫镇村干部:“群众的事无小事。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只有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引导群众搞好生产生活,主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才能让我们地方发展更加和谐,真正实现‘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目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汤钟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202952.html

(0)
上一篇 2024-05-28
下一篇 2024-05-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